新闻快讯

    东莞市袁裕琼名园长工作室来我园交流访问

    时间:2024-11-28 浏览量:

    为增进园所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推进幼教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一级园的引领、辐射作用,我园于2024年11月25—27日,接待了东莞市袁裕琼名园长工作室学习班。来访教师们通过环境观摩、活动展示、专题讲座、进班跟岗观摩、融合教育专题沙龙、园本课程建设专题沙龙,深入了解我园的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思与行,多角度感受我园的教育理念。


    观环境,共交流

    观园所环境、知园所文化。在张芹老师的带领下,来访教师们参观了我园的室外环境、各功能馆、班级环境创设、班级活动室......无声的环境孕育有声的教育,附幼的每一隅环境都承载着我园的办园文化,大家在观摩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共同学习、传递教育智慧。


    观活动,促学习

    秉承着“大学润童心,笃行致小成”的教育理念,我园教师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在活动中倾听幼儿的语言、发现幼儿的兴趣点、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在园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个个优秀的活动案例。

    邱嘉琪老师数学活动《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

    李燕老师体育活动《快乐的小司机》

    杨燊老师游戏案例《南水北调》

    田云辉老师观察案例《沙包新纪元——大一班户外观察》


    班级跟岗,同成长

    班级活动是理念扎根于实际的具体体现,来访老师们分别来到大班、中班、小班的班级活动室,观摩班级的一日生活活动,从教学设计、班级区角布置到户外活动,大家共同探讨一日生活的科学组织与实施,从细节之处启发智慧,共同成长。


    分享专题,智慧碰撞

    为支持儿童在幼儿园中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我园园长、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何叶博士就如何创设支持性的环境展开分享,结合我园环境创设,从物质、精神、技术三维并举,聚焦于通过精心设计与构建环境,灵活的环境区域、丰富的信息资源、积极的互动机制以及包容开放的价值观,支持幼儿全面发展。


    融合教育专题沙龙

    我园作为成都市融合教育试验园、龙泉驿区融合教育示范园,一直秉承“融洽无间,和而不同”的教育理念,致力于为包含特殊儿童在内的所有儿童打造一个“走得进、坐得住、玩得好”的支持性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儿童快乐成长、全面发展。本次的接待活动,我园充分准备了一场关于融合教育的专题沙龙。

      活动伊始,资源教师蒋思其精心准备了一场助盲导行体验,在此过程中进行园所环境的参观。

    随后,易兴芸老师分享了融合教育背景下特需儿童的规则培养个案,通过生动地案例,向大家展示了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如何支持特需儿童的发展需求,培养特需儿童的规则意识。

    紧接着,高俨英老师从家园社共育的背景下进行特需儿童个案分享,通过案例,与大家共同探讨特需儿童随班就读在实践活动中的思与行。

    最后,我园指导专家、成都大学师范学院特教系主任莫春梅博士为我们带来《成大附幼融合教育实践分享》专题会,详细地阐述了我园在融合教育开展过程中的实践与探索。大家互动提问,答疑解惑,深受启发。


    园本课程建设专题沙龙

    园本课程是幼儿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幼儿、促进幼儿的快乐成长和健康全面发展。我园指导专家、成都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研究员刘海博士围绕《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进行专题分享,深入剖析幼儿园园本课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详细介绍了园本课程的构建原则、内容框架以及实施策略。

    我园秉承着“大学润童心,笃行致小成”的文化理念,致力于园本课程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建设出具有本园特色的“小成课程”,我园业务园长邰蕊围绕小成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原则进行分享。

    叙课程故事,探儿童本真,在园本课程开展过程中,我园教师立足幼儿视角,倾听童言趣语,珍惜偶发事件机会,形成了一个个鲜活优秀的课程故事。骨干教师李燕老师分享课程故事《咦,橙子坏掉了吗?》

    立足于园本课程,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保教主任何依蝶聚焦“教研活动对园本课程建设的多方位支持”,助推教师成长。


      通过与东莞市袁裕琼名园长工作室的深入交流,我们不仅展示了自身的教育成果,也吸收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展望未来,我们期待通过持续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为儿童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共同推动幼教事业的繁荣发展。


    地址: 成都市外东成洛大道2025号     版权所有 成都大学附属幼儿园      蜀ICP备05006454号  电话:028 - 63951211     邮编:610106